本报记者 刘予涵 “以前的路连摩托车都不好走,打下的枣、收下的粮全靠人力往大路上担,赶集买的米面油全靠人往家里背,年轻人还罢了,我们上了年纪的可受不了。通村路修好后,卖枣、卖粮有商贩上门收购,镇上的商户也能把米面油送到村里。”清涧县解家沟镇呼家山村村民白和平说道。 修一条公路,富一方百姓。在榆林,像呼家山村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。近年来,我市严格贯彻落实中省有关要求,全力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。截至2017年底,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.9万公里,全市222个乡镇、5525个建制村(撤并前)全部通水泥路或油路。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大路,不仅畅通了村庄与城镇的联系,也为广大偏远农村实现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示范引领 建管养运协调发展 近年来,我市先后出台了《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实施方案》《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创建方案》和《关于加快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的意见》,各县市区也相应制定了相关方案,成立组织机构、细化目标任务,落实了相关单位的责任和保障措施。 为全面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升级、推动农村公路枢纽互通联结,我市坚持以示范县创建为抓手,全面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并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、将建养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,做到养管责任、人员、资金“三落实”,制度、检查、考核“三到位”。同时,积极推进县乡公路干线化养护,通村公路常态化养护;推动农村客运综合服务站建设,建立全市通村客运班线补贴机制,提高建制村客运班车的通达率,真正实现了“建、管、养、运”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。 今年以来,我市还先后在吴堡县、靖边县组织召开全市“四好农村路”现场推进会,下达2018年示范县、示范乡镇、示范路创建任务,全面部署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、示范创建和公路绿化等工作,坚持以示范创建为载体,强力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。 不懈的努力,换来的是喜人的成绩单——目前,全市20个示范乡镇和1000余公里示范路已创建完成,正在组织验收。 保险助力 创新模式精细管理 2017年,我市在全省率先试点推广农村公路灾毁保险,神木市、府谷县、吴堡县县级财政出资790万元购买保险,水毁发生后保险公司核定赔偿2014万元,最大赔偿比例达300%。 今年,我市又将投保范围扩大至8个县市区,县级财政累计出资2421万元购买农村公路灾毁保险。正是通过这一创新举措,切实健全了全市农村公路防灾抗灾体系,拓宽了灾毁修复资金筹措渠道,简化了审批程序,减轻了财政负担,提高了工作效率,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明显提升。 我市还以365bet体育电视直播_365国际彩票下载_365流水不足无法提款县杨家沟镇为试点,推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模式,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和环卫资金捆绑运作,养路工和保洁工优化重组,统一集中负责乡村公路管养和环卫保洁工作,从根本上破解了乡级公路养路员工资低、管护效率低、重养护轻保洁、养护资金不足等问题,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及净化、美化成效均有显着提升。同时,我市还在府谷、绥德、子洲3个县区推广使用了GPS定位系统,通过系统,检查人员可随时在电脑或手机APP上监督检查机械作业情况和道工上路情况。 此外,靖边县也创建了网格化分级管理养护模式,将16个镇、1个街道办划分为四大片区,建成四个集运政、路政、养护工区、客运站为一体的交通综合服务区,同时提供停车、旅游咨询、加水休息等服务,形成了“一站四片”逐级负责、分级管理的网格化管理模式,执法工作和养护作业更加规范及时。 技术革新 企地携手同建共管 为最大程度发挥养护资金效益,我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,在全市公路建养工程中积极研究推广新技术。 2016年以来,稳定风积沙封层、底基层和水泥稳定土底基层技术,先后在榆靖一级公路、210国道陕蒙二级公路、3省道小纪汗至马合陕蒙界二级公路、清辛二级公路、沿黄公路、榆阳区刀兔至红石桥三级公路等项目封层、底基层、台背回填、桥梁锥坡固化及通村公路基层施工中推广应用。该技术就地利用风积沙或低塑性指数土筑路,既减少了砂石开采,又保证筑路材料供应,在提高道路修建速度的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(经测算可降低15%-30%相关费用)。冷再生技术也已在我市农村公路改扩建和养护工程中广泛应用,并取得了良好成效。 此外,定边县还试点开展了日常养护市场化工作,探索农村公路企地共建、共养或企业领养的道路养护新模式。该模式在坚持原有分级养护基础上,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推向市场,分三个片区交由专业养护公司进行养护,农管站对养管工作进行考核监督;针对油气及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、企业车辆在农村公路上通行频繁的局面,探索并试点由企业对通行道路进行建设并养护,或由企业承担部分养护资金由养护公司进行养护的新模式。 |
返回省市新闻首页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>> 相关文章
特别推荐